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华中西医杂志》 > 2006年第24期 > 正文
编号:11430269
电针围刺为主配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86例
http://www.100md.com 阿孜古力·胡达拜地,热阳古丽·沙塔尔
带状疱疹,1资料与方法,2结果,3典型病例,4讨论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66KB,1页)。

     电针围刺为主配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86例 (pdf)

    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,是一种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,神经痛即为本病的特征之一。一般在神经痛的同时,或稍后即发疹,亦有形成大疱、血疱、坏死溃疡等,疼痛的程度往往随年龄增大而加剧。老年患者皮疹消退后,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,常持续数月或更久。因此,及时治疗本病很重要,笔者自2004年以来,综合治疗此病,取得较满意的疗效,现报告如下。

     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,男56例,女30例,年龄25~78岁,病程约1~4周,86例患者全部已经过药物治疗,病情有所好转,但治疗效果不佳。

    1.2 治疗方法

    1.2.1 电针围刺治疗 患者的病灶部位用0.5~1寸的毫针,以病灶中心为集中点,沿病灶四周迅速平刺,围绕病灶。配合支沟(双侧)、曲池(双侧)、太冲(双侧)、足三里(双侧)。用G-6805-1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分别接在局部围针的针柄上,运用连续波,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,每次30min,每日1次,10次为1个疗程。

    1.2.2 微波治疗 对患者暴露病变局部采用9.5MHz微波治疗机,采用体表圆形辐射器,对准病灶部位“直接辐射”距离皮肤3~5cm温度以病人感觉辐射区温度为宜,皮肤温度39℃~40℃,功率25~45W之间,7次为1个疗程,每日1次,每次为30min。

     2 结果

    2.1 疗效标准 治愈:疱疹及伴随症状消失,无疼痛后遗症。显效:疱疹结痂,疼痛基本消失。好转:疱疹结痂,疼痛明显好转。无效:疱疹未愈合,疼痛无明显改变。

    2.2 治疗效果 患者经治疗1~2个疗程后,痊愈80例,占93%;显效4例,占4.7%;好转2例,占2.3%;无效:无,总有效率100%。

     3 典型病例

    患者,男,58岁,门诊患者,于2004年10月初患者右侧腹部区带状疱疹,门诊以采用抗病毒、抗炎等药物治疗,一周后无明显好转。疱疹面积扩大,继而出现黄豆大的水疱,并有散在破溃的疱疹。患者局部针刺样剧烈疼痛,右侧肋间神经放射疼痛,苦不堪言。患者只能靠镇静药来进行缓解症状。通过采用微波治疗配合电针围刺治疗。每日1次,治疗3次后自觉疼痛减轻,夜间能安静入睡,共治疗6次,患者感觉疼痛明显减轻,病情明显好转,水疱干涸、结痂,右侧累及肋间神经疼痛消失。

     4 讨论

    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,人体初次感染此病毒后,可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。以后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,能长期潜伏,当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减退时病毒被激发、活化,使受累神经发炎或坏死。同时病毒沿感觉神经通路到达皮肤,发生特有的节段性疱疹,从临床症状来看,疱疹好发于腰背肋间,其次介于四肢头面,疱疹密集成群成带状。中医又称“缠腰火丹”,流串皮间,阻滞气血运动出现成簇的水疱。病因为:“肝气郁结,脾经温热蕴积和兼感毒邪,或因体质虚弱,血虚肝旺,温热毒盛,内至气血凝滞不通而疼痛,并外溢肌肤而现红斑、小泡。针刺治疗,直接电针围刺病灶位,使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配以支沟、曲池、太冲、足三里等穴,施以泻法,以清肝泻火,利湿解毒功效。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,它具有较强的穿透力,直接作用于病变疱疹局部,促进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,增强新陈代谢,改善局部营养,提高再生能力,清除致痛化学介质,有明显的解痉镇痛作用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66KB,1页)